跳到主要內容

:::   首頁  >  TCNN新聞  >  內頁

TCNN新聞

114年

07月14日

古華教會接待ILT 讚美天父創造的世界

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青年事工委員會主辦「我愛台灣宣教營」(ILT),Payuan(排灣)中會Kuabar(古華)教會首次參與,接待總會同工、台灣青年鄭名亮,日本青年榎本光太(Enomoto Kota)與來自紐西蘭的韓裔青年Heo Jooyoung(音近「許珠瑛」)。普世青年們受邀參加教會主辦的「童聲讚美」兒童主日學夏令營;當中眾人與部落長輩互動,並學習族語、日語和英語版本詩歌,讚美天父創造這豐盛又美好的世界。

Kuabar牧師Ljegcan Patiavang(陳恩惠)在7月9日受訪時分享,自己過去牧養其他教會時有接待普世青年經驗,但對Kuabar教會而言是初體驗,主要猶豫在於翻譯人力和申請流程。但因為有現任總會普世關係委員會幹事蔣記剛牧師的鼓勵,以及曾經擔任導遊、擁有日語和英語能力的同工參與,再加上青年們的支持,因此勇敢挑戰成接待教會。

在住宿方面,Kuabar教會對面的屋主願意將閒置房屋借給教會使用,而用餐方面則是跟著營會,晚上就請教會的六組家庭禮拜小組輪流招待;除了第一日品嚐南排灣族傳統美食,其他日子特別體醒各小組預備家常菜即可,希望能讓普世青年們體驗最真實、最道地的台灣日常飲食。

 

為了能讓普世青年參與教會事工,也讓教會兒少接觸普世青年,Kuabar教會也把原定於8月進行的夏令營提前到7月7日至12日;內容有音樂讚美、團體遊戲、民族課程與製作小米酒、聖經故事、品格教育、戶外教學等。另為了鼓勵跨世代與跨教派共學,也為了讓普世青年更認識部落生態,教會與文化健康站、原住民族家庭服務中心連結,並在12日安排兒少青跟著長輩到戶外做工。

五度拜訪台灣的榎本光太,去年就參加ILT,今年2月也參加在高雄市舉辦的第42屆愛修會;而Heo Jooyoung和鄭名亮都是受到兄長的影響而首度參與ILT。Jooyoung Heo的哥哥有普世交流經驗,但在疫情過後部分活動不再辦理,於是她選擇參加有恢復辦理的ILT;而鄭名亮的哥哥前年參與ILT,她自己則是希望藉由這個機會觀摩、參與教會兒童營,彌補高中時期較少參加營會的遺憾。

 

榎本光太提到,自己去年是在台中的復興教會,這次是第一次進入原住民部落;且不僅僅是參與夏令營,還走訪部落、拜訪文化健康站,甚至晚餐時接受不同家庭的招待,品嚐原住民傳統食物。這都是與過去不同的體驗,尤其原住民教會敬拜讚美的火熱讓他印象深刻。

而Heo Jooyoung初次來到台灣、走入部落,所接觸的一切都帶來全新的感受與學習。她讚賞部落裡、教會裡的人們不吝於表達「愛」,讓她從抵達部落之初就感受到熱情的歡迎與接納;且哪怕不是面對客人,而是面對熟悉的彼此、自己的族人,互動之間仍然是充滿了愛,「我想在回到家之後,我也應該要這樣。」

 

關於兒童事工,鄭名亮強調「陪伴」最重要。鄭名亮指出,現在的孩子其實面臨不少的學業壓力,甚至暑期也要補習;在這種現況下,好好陪著孩子們遊戲,其實就能讓他們感到非常開心。另一方面,教會主日學與夏令營也是培育孩子品格、奠定信仰基礎的關鍵;從小就在教會的經驗,會影響他們之後續留教會、甚至是生命的發展。

而Ljegcan Patiavang也認為孩子最需要「陪伴」。所謂的陪伴不在於說多少話、做多少事,而是讓孩子們知道,當自己有需求、有害怕、有疑惑,可以向誰尋求幫助。她也鼓勵教會不要害怕孩子弄壞東西或弄亂環境,在允許範圍內讓孩子去體驗,也允許孩子犯錯、重來,鍛鍊他們敢於表達與嘗試。強迫孩子達到大人的期待,這樣的生命沒有創造力,「我們不要他們做一百分的孩子,而是做勇於嘗試的孩子。」

 

查看原始文章►https://tcnn.org.tw/archives/245724

Facebook share LINE share Twitter share
  • #我愛台灣宣教營
  • #ILT
  • #Payuan(排灣)中會
  • #Kuabar(古華)教會
  • #讚美天父
  • #陳恩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