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:::   首頁  >  TCNN新聞  >  內頁

TCNN新聞

114年

07月14日

信與性 排中大專談親密關係經營

談「性與性別」讓人害羞、尷尬,想要討論卻不知道如何開口嗎?Payuan(排灣)中會大專事工部在7月12日於Qapedang(武潭)教會舉辦「『信』與『性』,聖經怎麼說?」專題講座,邀請曾任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青年事工委員會幹事的鄭君平牧師,和在台南牧養都市原住民的Payuan中會Nanyuan(南原)教會牧師Zulepaw Tjarupelan(盧玉香)擔任講師,分享如何從聖經出發看待多元性別、親密關係、婚姻與家庭等議題。

大專部部長Ritjag Demaljalat(田聖恩)牧師以創世記1章27節、「愛的設計師」為題講道,邀請眾人藉由這場專題講座,深入思考怎麼看待自己的生命,如何在信仰裡去關懷多元性別、同性婚姻、性觀念、離婚率攀升等議題。而中會第11任總幹事Saljaqelet Pavavaljung(許瑞美)牧師則呼籲,不僅僅是大專青年,盼望教會更多弟兄姊妹來探討性別議題,而不總只是以「關懷」為口號,實際上避而不談,也沒有核心思想與具體行動。

 

鄭君平在講座開始就提醒,從聖經裡探討「性」,不要只是想要找到「標準答案」,而是從聖經去啟發自己思考。他首先帶領眾人閱讀創世記談性別、生育,又從亞伯拉罕、以撒、雅各等以色列族長們的「婚姻」,以及摩西律法,指出當時的婚姻不純粹是現在教會主張的「一男一女、一夫一妻、一生一世」。

關於摩西律法,耶穌曾在法利賽人詢問「男人休妻」問題時回答提出解釋,並且反對隨便「休妻」的行為;主要是當時社會存在性別歧視,女性獨自謀生不易,丈夫若因為自身慾望而隨意休妻,對妻子不公平。同樣脈絡下,保羅在以弗所書提出妻子要順服丈夫,但也強調丈夫要愛妻子如同「基督愛教會、為教會捨命」。鄭君平點出,當時社會有其限制,但信仰能讓人找到突破限制的亮光,就像保羅的提醒:「你們要彼此順服,因為你們是敬畏基督的」。

保羅在哥林多前書7章談到「婚姻關係維繫」,但深入檢視會發現聖經裡只談「休妻」,並沒有「離婚」。鄭君平說明,聖經裡所謂「兩人成為一體」,創世記當時的世界只有亞當和夏娃,因此兩人成為一體,是指「全人類成為一體」;受上帝所創造的人類,應該活出尊嚴與價值。就他認為,離開無法活出「人類尊嚴與價值」的受苦婚姻,也是一種選擇;唯如果有孩子,則需要考慮其權益。他也提到每對離婚的伴侶都有其故事,旁人與其譴責、不如傾聽,而當事人雙方也應該藉由這個改變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。

鄭君平也引用經文談到,許多與「姦淫」相關的經文,在其時代脈絡下,其實都是指男人不可侵犯其他男人的「財產」,與情欲無關;關於「性」,鄭君平以多段記載於雅歌的經文,談到性不只是為了生殖,也是在愛中進入身體親密的交流,在情慾中體驗神聖。

關於「同性」,摩西律法的各種規範,指在強調「自然」,此處自然是指當時人們所認為的「不同種類不可混在一起」。而保羅觀點則記載於羅馬書、哥林多前書裡,但鄭君平在分享時多次提醒,聖經有其時代背景,不能直接把當中文字套用在現在處境,保羅所認知的同性戀,與現代社會普遍認知的同性戀是不同的。針對聖經翻譯如何影響基督教看待同性議題,他推薦可以觀看紀錄片《1946:撼動文化的誤譯》。

 

最後鄭君平指出,聖經不是性、情慾和婚姻倫理學教科書,而是信仰之書,是歷世、歷代上帝子民與上帝互動的「見證」,讀者可以藉此認識上帝是怎樣的一位上帝。聖經有其時代與文化限制,讀者應該祈求聖靈啟示,讓現代人可以有超越字面的眼光去理解,察覺上帝要對這個時代、這個處境的人們說什麼話。

Zulepaw Tjarupelan則指出,不管事把別人看為物品(性交易)、別人把自己看為物品(性暴力),這些「物化」的「性」無法帶來幸福。她近一步解釋,情慾是上帝創造的、是自然的,而加拉太書5章談到「聖靈」與「情慾」是互相敵對、彼此對立,這裡要謹惕的是「放縱情慾」。性的破壞力包含非預期懷孕、性病、自我價值感低弱、屬靈上的罪、與上帝的隔閡等。

Zulepaw Tjarupelan直言,因為文化的束縛,讓人很難談性,但這樣的結構也導致與性相關的問題層出不窮。上帝創造性有其目的與祝福,包含生育、增進婚姻裡的關係,性生活是享受、也是義務。她呼籲與會者們在婚姻中維持聖潔的性關係,也先有「真愛」才有「貞潔」。

 

Zulepaw Tjarupelan建議教會要討論與建立相處時「避免落入試探」的文化或共識;落入試探時,不要把愛情想得太偉大,要意識到賀爾蒙的影響;情慾會影響思考和判斷能力,不能自以為不會落入試探。她也點出,對基督徒而言失足代價太高,要好好禱告;若不能勝過試探,也不代表就此失去價值,應認罪悔改、體認到自身軟弱,尋求上帝赦免與恩典。她鼓勵眾人要有屬靈朋友,互相代禱、分享、幫助。

問答時間眾人討論:當同居成為常態,牧者們該怎麼看待與輔導?教會怎麼看待多元性別和同志婚姻等議題?教會怎麼看待「開放式關係」?婚前不「試車」怎麼確定婚後的性關係和諧?婚姻與性事只是為了生育嗎?若在性事上有抗拒感、對伴侶有愧疚感怎麼辦?父母正面臨離婚,身為孩子該怎麼辦?等議題。

 

查看原始文章►https://tcnn.org.tw/archives/245653

 

Facebook share LINE share Twitter share
  • #性與性別
  • #「『信』與『性』,聖經怎麼說?」專題講座
  • #盧玉香
  • #青年事工委員會幹事
  • #鄭君平
  • #田聖恩
  • #愛的設計師
  • #許瑞美
  • #關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