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:::   首頁  >  TCNN新聞  >  內頁

TCNN新聞

114年

07月13日

實現不遺落任何人的未來 勞陣關注公正轉型中的弱勢權益

為應對氣候變遷衝擊,台灣正推動淨零轉型,但這股浪潮可能將弱勢群體拋在身後。台灣勞工陣線協會(勞陣)於7月12日舉辦「CRPD(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)與公正轉型」講座,探討如何在轉型過程中,保障身心障礙者的就業與生活權益。勞陣主任洪敬舒警告,若公正轉型缺乏對弱勢處境的辨識與支持,他們將在結構變遷中再次被犧牲。

洪敬舒解釋,「公正轉型」是為了回應氣候政策引發的產業淘汰、工作型態轉變等結構性問題而設計的制度。他分析,轉型衝擊的不只是工廠勞工,更遍及供應鏈上下游、產業周邊社區及弱勢消費者。他舉例,勞工的職業安全會因極端高溫受威脅,工業區附近賣便當的攤商也可能因工廠關閉而失業。

然而,公正轉型的挑戰在於如何設計有效的回應機制,落實「不遺落任何人」的原則。洪敬舒指出,同樣面臨關廠,年輕勞工需要職業訓練,屆退勞工則需要安穩的退休方案,若政策一體適用,將忽視不同群體的真實需求。

洪敬舒認為,公正轉型的核心應包含三大原則:「承認」受影響者的處境與需求、「程序正義」確保他們能參與政策討論,以及「分配正義」讓受益產業透過稅制等方式回饋受影響者。他直言,台灣目前的討論多聚焦在工會內的正式勞工,卻忽略了全台高達92%未加入工會的勞工,特別是身心障礙者、非典型勞工等群體,他們往往缺乏發聲管道與支援體系。

「如果不能建立跨領域的代表網絡,這些人將持續被忽略。」洪敬舒強調,公正轉型不能只是政策口號,必須是主動發掘被忽略群體、揭露資訊、調查需求並重新分配資源的實際行動。

 

心路基金會研發專員余崇維則從實務經驗出發,呼籲政策應將「社會包容」作為轉型核心,而非附加選項。他分享,基金會因企業永續報告而接觸此議題,進而反思身心障礙者是否又被排除在外,並自2022年起展開計畫,在社福現場探索永續行動;例如與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合作,運用洗衣工廠的專業清洗回收絨毛玩具,並與身障者討論永續轉型對他們生活的實質影響。

余崇維坦言,推動過程充滿矛盾。他引述服務單位主管的憂慮:「我們的服務對象在高溫時會出現躁動和情緒反應,那服務品質怎麼辦?」這番話反映了一線人員的真實焦慮。此外,也有社區居住的身障者堅持冷氣要開16°C,因而與室友產生衝突。

余崇維總結,這些案例凸顯轉型政策若無視身障者的特殊處境,反而可能成為新的壓迫來源。他建議,社福工作者應及早參與轉型政策的討論,而非事後才被動處理問題,並應依據青少年、長照者等不同服務對象,設計更多元的因應策略,才能真正落實公正轉型的精神。

 

查看原始文章►https://tcnn.org.tw/archives/245538

Facebook share LINE share Twitter share
  • #氣候變遷
  • #淨零轉型
  • #CRPD(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)與公正轉型」講座
  • #公正轉型
  • #程序正義
  • #分配正義
  • #勞工
  • #身心障礙者
  • #心路基金會
  • #余崇維